交换生

学校间学生交流计划
交换生(英文名Student Exchange)又称学校间学生交流计划,“学生交换”是以提高不同地区、国家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培养青少年的世界观为宗旨的校际项目[5][1]
交换生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交换生强调互换、平等,不具备一般“留学生”概念的宽泛性,是一种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思想价值观的交流体验[5]。交换生强调互换、平等,不具备一般“留学生”概念的宽泛性,是一种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思想价值观的交流体验。交换生培养制度,就是各高校间进行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制度[6]

历史起源

“国际学生交流计划”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4],根据美国社会学家乔治 ·霍曼斯、布劳 、埃默森等为代表的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从经济理性出发揭示了人际交往、社会交换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交换的双方各 自获得最大利益 ,特别是提出了交换的经济性 、社会性 、目的性以及主体性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交换行为提供了成功的理论范式。彼得 ·布劳在许多方面修正并发展了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他认为社会交换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关于社会交换 ,布劳提出了理性原则 、互惠原则 、公正原则 、边际效用原则 、不均衡原则五项基本原则 。布劳强调社会交换的互惠性 、自愿性和相互信任。继布劳之后 ,对交换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埃默森 ,他运用数理模型和 网络分析 ,指出交换对象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团体或者国家 ,埃默森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社会交换理论内涵 。院校之间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开展院校之间的交换生项目,不受时间、国家、种族 、语言 、文化差异限制的文化交流活动[2]
欧洲大规模的交换生项目当属始于1987年的伊拉斯谟计划(El认SMUS),此项目实施规模很大,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关于该项目的研究较多[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7]。中国各高等院校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交换生工作的,经过大力开展各项合作项目,在2000年,中国高校的交换生工作开始迅速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