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寺,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境内,相传该寺始建于南朝,现存之建筑物为明朝重建、清代[]者,白龙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殿阁亭楼,重叠栉比。
白龙寺,后渐失修,现仅存殿宇两栋,院内存有明、清以来之石碑五座,碑文字体工整,碑额与龟[],花纹精细;其中以明崇祯年间(1628~1644)所刻者为最珍贵。1981年12月30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寺,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明确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龙寺是湖北省境内为数不多的明代寺院建筑,其建筑形制和构件反映了明代建筑风格与地方建筑结合的特征,是研究湖北明代地方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1]

历史沿革

白龙寺,相传因白龙寺引水,解救一方生灵。人们在五华山北祭坛以祀,南朝齐武帝肖[]次子竟陵王肖子良,将祭坛改建为佛寺,依坛取名为白龙寺,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寺院扩建重修,使其拥有前殿、大雄宝殿、后殿、大悲殿、五云堂,五华清憩、官房、禅堂等建筑群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工艺精湛。明正德八年,嘉靖十五年,白龙寺又经几番装修,使其“廓隘而宏,易敞而整”,“以为改规,不[chì][]”。寺内碑文载道:“栋穹窿,撑柱霄汉,丹碧辉煌,晃耀星日”。明文学家李濂留下了诗文“白龙寺倚五华山,寺下长汀抱楚关,上界藤萝低日月,暮天钟[qìng]送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