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晚清官员、诗人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qiú]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1]

生平简介

陈曾寿,其家族累世为儒,曾祖陈沆(1875~1825),於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廷试第一入翰林,著有《简学斋诗集》、《诗比兴笺》。祖父陈廷经,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任内阁侍读学士。父陈恩浦,以不得意於科举,未仕,仅获属虚衔之中书科中书。
曾寿十八岁补县学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选拔贡於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与八国联军订立和议後,湖广总督张之洞广揽人才,曾寿亦被招入幕,拟选派往日本留学,但次年(1902)即与二弟曾则、三弟曾矩,中式乡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成进士,任刑部主事。次年(1904),应经济特科试,列高等。后由学部主事累迁员外郎、郎中。宣统三年(1911)升广东监察御史
辛亥革命后,于杭州西湖买地购屋,奉母以居。宦囊告罄,出售所藏宋徽宗《睛麓横云》山水画、元吴镇《苍虬图》及自作字画维持生活。平日与一众遗老诗人、词人,包括冯煦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朱祖谋况周颐等交往。但他仍抱复辟之望,张勋於1917年拥逊帝溥仪复位,曾寿亦在上海帮助策划。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逐出北京紫禁城,逃入天津日本租界,设立“清室驻天津办事处”,任曾寿为顾问,却未到任。至1930年,因陈宝琛的推荐,曾寿终於赴天津任溥仪妻婉容的教师。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溥仪在长春成立“满州国”,曾寿虽洞悉日人阴谋,不愿在傀儡政府中任官,却始终对溥仪难舍难弃,遂在管理内廷事务的“内廷局”中任局长。最後仍因反对日人的干预而辞职,移居北京。抗战胜利後,曾寿於1947年返回上海,依二弟曾则而居,两年后于马斯南路寓所辞世,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