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寺

元贞元年建于甘肃的寺庙
藏传佛教寺院。又译禅定寺。[元]元贞元年(1295),萨迦派僧奉大宝法王八思巴之命建立。明·天顺三年(1459),法主仁钦伦波改为格鲁派寺院。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卓尼·札巴协珠在寺中首创显乘院,以从事佛经辩论之训练。清·雍正七年(1729),又创密乘院修学密教,渐成大寺。寺内珍藏西藏大藏经的版木,此藏称为‘卓尼’版。在各版之西藏大藏经中,此卓尼版以仅次于奈塘(Snar-than%)古版而知名。[1]

卓尼的由来

卓尼系藏语,汉意为两棵油松或油松。相传很早以前在卓尼大寺寺址处有两棵苍劲挺拔的油松。据《丹珠尔经纲目卓尼历史如意宝鬓》和《安多政教史》记载:1254年(藏历第四绕迥木虎年),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忽必烈诏请,在赴京途经卓尼时,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便将寺址选在这里。当地藏族称马尾松为“召相”,此后寺院和地名因此而得名,“卓尼”是“召相”之变音。“卓尼”还有另一解释:相传卓尼土司的祖先当初从西藏盼包宗(今达孜县)起程东来之际,其所在部族的首领穆旺坚参告诉他们:“你们一直向东走,可遇到一条大河,那儿有很多的交相(油松)。”土司先祖率部辗转到达今卓尼时,果然遇见了滔滔东流的洮河,并有很多油松。于是,抑制不住喜悦心情,脱口说出“交相尼达”! 在这里“尼”可解释为“找到”、“寻见”。按寺址的土壤和当地气候来看,适宜油松生长,当时八思巴派人建寺,这里可能有很多油松。若只有两棵油松树,很可能是建寺前已有人栽培。?
卓尼一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而卓尼之所以在藏区和内地享有一定盛誉,是与卓尼悠久的历史、卓尼土司的政教业绩、卓尼大寺及其卓尼版《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等卓尼地区光彩夺目的人文历史密不可分。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