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

唐代的画家
韩干(约706年-783年),唐代画家,京兆蓝田(今陕西西安)人,以画马著称。韩干曾画有《玉花[cōng]图》《照夜白图》《洗马图》《凿马图》《战马图》《六马图》《八骏图》《百马图》等。在人物、道释画方面,韩干画有《龙朔功臣图》《姚宋及安禄山图》《李白封官图》《五王出游图》《须菩提图》《下生嗔弥勒图》等。[1]
韩干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身份卑微,天生有画画的天赋,偶然间接触到习画,从此对画画产生兴趣。韩干擅长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其擅长画马,重视写生。皇帝叫他拜当时的画马名家陈闳为师,他不干,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他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下来。韩干画马超过古人,人们都称赞他笔下的马是能跑动的马。后代画马名家如李公麟赵孟頫都曾向他学习。[1]

人物生平

韩干,唐画家。京兆蓝田(治今陕西西安)人。相传年少时曾为酒肆雇工,经王维资助,学画十馀年而艺成。擅绘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曾师曹霸而重视写生。经历唐玄宗年间,被召入宫封为“供奉”。此后专跟宫中画马名家陈闳学习画,但进展不太显著,后来韩干改变只临摹不写生的方法,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日子久了,人们对韩干经常进入马厩,甚至搬到马厩里和饲养人一起住感到奇怪。韩干回答说:“我学习画马,马厩里所有的马都是我的老师”。为了深入了解马的习性,他常痴呆地观察上几个时辰,把别的画家不了解的具体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并牢记心上。这样时间久了,马的各种体貌,奔跑雄姿,千变万化的动态,作画之时自然而然就展现在纸上。所以人们都称赞韩干笔下的马是能跑动的马。
画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