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子

两壳合抱且壳顶突出的贝类
[hān]子是蚶类动物的总称,是双壳纲中比较原始的类型。蚶子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中国蚶子的种类很多,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有毛蚶泥蚶魁蚶等。

物种简介

蚶子又名泥蚶、芽蚶、血蚶花蚶,产于[jié]琦、桐照一带,称为“奉蚶”,是蚶子中较著名的一种。奉化蚶子属瓣鳃纲蚶科贝类动物,外壳两瓣,白色坚硬,大小相称,壳面有瓦楞状放射肋。奉化蚶子瓦楞数为18条,与他处所产不同。奉化蚶子特点是无含口泥,肉色鲜红,体肥壮,柔嫩鲜美,咸味适中,为席间珍馐,故唐代即列为贡品。
蚶子
据元至正《四明续志》载,其时奉化已有人工养育,谓之“蚶田”。明嘉靖间,养有蚶田4亩2分。养殖蚶子,先要在海涂筑塘蓄水,第一年冬天种苗,至第三年年初采收,小寒大寒期间,蚶肉最肥。蚶苗来自山东文登荣城乳山及省内乐清玉环等地。1936年养蚶2025苗,产170吨。以后,由蚶苗多寡随价格涨落,产量不稳。1974年,经县政府和省海洋研究所扶植和指导,在松[ào]养殖场开展人工育苗,历时3年,获得成功。1982年,杨村的500亩滩涂投放亲贝25吨,稚苗500万颗,当年每平方米得稚贝155粒。1988年,养殖2607亩,产量1679吨。2001年,松岙海沿村卓宏波与乐清人合作建成百亩蚶场。2003年,全市养蚶2000亩,产量597吨。2006年,放养6270亩,其中混养3500亩,产量1385吨。2007年,养殖面积骤减至2505亩,产量2166吨。2008年减至2310亩,产量510吨。奉化蚶子主供本地及沪、甬各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