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喜

东晋天文学家
虞喜(281~356年)晋朝天文学家,今浙江余姚人,出身于官僚仕族家庭。他从少年时起,就博闻好古,安于简朴生活,是一位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虞喜继承家学,偏重于对经典著作的研究和训注,著有《安天论》,释《毛诗略》,注《孝经》,撰《志林》30篇,行于世的有数十万言。他研究古代文献而偶有感发,乃著《天安论》,整理对比了天文学文献又偶然发现“岁差”。这两项天文学上的论述,在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尤以“岁差”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使虞喜以天文家闻名于世。虞喜的《安天论》是他因信仰“宣夜说”而作的,是它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安天论》认为,宇宙是没有边际的,又是很安定的;天和地无方圆不同之理;所有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周期,以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不是附着在一个固定的球壳上。虞喜肯定了浑天说以假想的天球来描述天体的位置和运动,批评了浑天家把假想的天球看成是一个物质实体,他的安天论既否定了天圆地方说,又批判了天球具有固体壳层的思想,同时也回答了杞人忧天倾的疑虑。虞喜学术声望很高,但终生不仕。他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为后人景仰。[1]

人物生平

虞喜(281年—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为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征为博士;咸和末,举为贤良;咸康初,内史以其“博闻强识,钻坚研微”复荐为博士,皆不就。世为豪族,精天文、经学,兼擅谶纬诸学。咸和五年(330年),根据冬至恒星的中天观测,发现岁差,认为太阳从第一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向西移过原先位置,推算出每50年退一度(现代测定为71年8个月)。
《宋史·律历志》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mǎo],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岁差”一词由此而来。此前中国天文学家认为,太阳从上年冬至到这一年冬至环行天空一周永相吻合(那时尚不知地球绕太阳环行)。这一发现对以后的天文学颇有影响,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年)祖冲之制《大明历》开创中国天文学史新纪元,即应用“岁差”因素。咸康年间,根据宣夜说著《安天论》,主张天高无穷,在上常安不动,日月星辰各自运行,以批驳浑天说、盖天说。永和元年(345),为十月殷祭事朝论难决,遣使询喜,得以解决。尚著有《毛诗释》、《尚书释问》等10余种。

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