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顶号运载火箭

苏联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
天顶号运载火箭(SL-16/J-1)是前苏联在1976立项研发,并在1976-1985年间研发的一种中型运载火箭,[2][5]有二级型和三级型,分别称“天顶”2号和“天顶”3号。[6]由尤里·A·斯米塔宁博士设计,由设在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南方科研生产联合体为主制造。[1]“天顶号”这一名字是1989年由斯米塔宁总设计师正式对外宣布。[1]天顶号”的基本型于1985年4月13日首次进行了亚轨道发射试验,在6月21日进行了第二次亚轨道试射后,10月22日首次用于卫星发射。[1]天顶号还可以通过海上发射平台发射。[7]
“天顶”2号(天顶-2SL)是二级液体火箭,总长57米,重449吨,起飞推力7261千牛,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5700千克。“天顶”3号(天顶-3SL)是三级液体火箭,长61.4米,直径3.9米,起飞重量466吨,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4500~5900千克地球静止轨道运载能力为1900~2400千克。[6]
“天顶号”的研发目的:一是作为“能源号”的液体燃料捆绑式助推器;二是加装第二级后作为独立的运载火箭使用。[2]

发展历史

“天顶号”是前苏联在1976—1985年间研发的一种中型运载火箭,1985年投入使用的是“天顶号”的基本型,即“天顶号”2型。最初的天顶-1号并不是火箭,而是单级火箭助推器,服务于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一级火箭。不过在加装了第二级后,也可以和能源号运载火箭一样,作为独立的运载火箭使用。[2]天顶号运载火箭为尤里·A·斯米塔宁博士设计,由设在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南方科研生产联合体为主制造。[1]“天顶号”这一名字是1989年由斯米塔宁总师正式对外宣布。[1]天顶号运载火箭是1969到1972年前苏联四次试射N-1(SL-i5/G-1-e)巨型登月运载火箭失败后,经过20多年研制的第一种全新的运载火箭(其它均为改进型号),弥补了联盟号和质子号火箭之间运载能力的空白。[1]天顶号还可以通过海上发射平台发射。[7]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关系紧张,发射场地使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俄罗斯开始考虑发展该火箭的海射和空射等方式。经过综合评估,性能出色、潜力巨大的“天顶号”选择了海上发射方式。2016年,俄罗斯能源公司与进步火箭航天中心合作,启动中型运载火箭“联盟-5”的研制工作,,目的是替代“天顶号”,争夺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