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墨西斯星

假设出来的一颗太阳伴星
涅墨西斯星是一颗科学家假设存在的太阳伴星,距离太阳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以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涅墨西斯的名字来命名。科学家推测涅墨西斯非常暗淡,是一颗褐矮星红矮星。涅墨西斯星被假设为可能解释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的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尚未有证据证明其存在。涅墨西斯星的近日点为一光年,远日点则为三光年。涅墨西斯星的存在性仍然是一个科学上的猜测,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来证实或否定其存在。

基本介绍

涅墨西斯星又被称为复仇星,是科学家们猜测的一颗可能存在的太阳伴星。复仇星在其与太阳互相公转的轨道上,每隔约2600万年 到达近日点时,周期性地通过其引力影响,改变奥尔特云内部彗星和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导致部分彗星和小行星受引力影响进入内太阳系,其中进入内太阳系的少数彗星和小行星受地球引力影响,被地球捕获,成为近地小行星(注:近地小行星绝大多数来源于小行星带),部分体积较大的彗星小行星地球引力作用,周期性的撞击地球。地球每一次遭受规模较大的撞击,都会使内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动,温度急剧上升,以至生物大规模从地球上灭亡。
艺术家画笔下的太阳与涅墨西斯星
关于复仇星的形成,有人认为它与太阳同期形成,还有人认为它本是系外星体,后来受太阳引力影响,被太阳捕获。至于复仇星是否存在,它是一颗恒星还是一颗行星,到现在还是未知,因为缺乏复仇星存在的有力证据,天文学家们曾于1986年、1997年至2001年几次尝试寻找复仇星,但皆以失败告终。综上所述,所以关于导致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的彗星小行星的来源问题,至今仍处于假说研究证实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