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

一种蚊媒性自然疫源性疾病
黄热病(Yellow fever)是由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所致,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检疫传染病之一。[1]黄热病按照传播方式,主要分为城市型黄热病和丛林型黄热病,[3]通过蚊虫叮咬传播,[2]其中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日以内的患者,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循环;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以“猴-非洲伊蚊或趋血蚊属等-猴”的方式循环,人因进入丛林被蚊叮咬而感染。[3]无免疫力的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城市型以儿童发病为多见,丛林型患者多见于成年男性。[2]
黄热病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分为极轻型、轻型、中型、重型。[2]黄热病潜伏期为3~7日,亦可长至10日。[2]人感染黄热病毒后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3]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感染期(高热伴有寒战、剧烈头痛等);缓解期(体温下降、头痛与恶心缓解等);中毒期(发热与症状复现、出现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及出血症状等);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症状消失等)。黄热病重要的并发症有休克、肠出血、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减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2]黄热病可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核酸检测等)综合判断。该病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中医治疗等,其中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3]胃复安等)。[2]疫苗接种是防治该病的最重要手段。[1]轻症患者一般恢复顺利,不留后遗症,临床上该病的病死率只有2%~20%,但重症患者病死率可达30%~50% 。[2]
1938年南非微生物学家泰勒尔(Theiler)等成功研制出黄热病疫苗(17D株),并因此获得1951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7]黄热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病,蚊媒活跃季节高发。[3]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3年非洲因黄热病造成的严重病例为8.4万~17万例,其中死亡2.9万~6万例。中国于2016年3月12日确诊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3]

病因

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