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

发源于福建省武夷山脉南麓的韩江一级支流
汀江,宋、明时称为“鄞江”,因“天下水皆东,汀江独南也”,按八卦图示,南方属丁,故又名“丁水”,后来“丁水”合成为“汀”字,因而得名汀江[1]
汀江发源于福建武夷山脉南麓宁化县木马山,流经福建的长汀上杭、永定棉花滩流入大埔县青溪,再经茶阳安乐流入三河坝,与汀江、梅潭河汇合流入韩江,属韩江一级支流。汀江流域面积11802平方千米,全长323千米,大埔境内汀江段长为43千米,集雨面积1333平方千米,河床比降1.27‰。梅州市汀江干流范围为大埔县青溪镇入境口至大埔县三河镇汀江、汀江、梅潭河汇合口河段,河道长度约43千米。汀江在大埔境内的一级支流有小靖河、漳溪河、长治水、青峰水和坪砂水等[2]
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被客家人称为母亲河[3]。宋代以前,汀江河道礁石密布,无法行船,自宋绍定五年起,汀州更运潮盐。宋末至明清,闽粤赣边的商人在汀州城设店铺开店经商,手工业作坊大量涌现,商行、店铺鳞次栉比,使汀江边上形成了庞大的水东市。汀江成为福建与广东商贸往来的交通大动脉,是闽粤赣边客家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黄金水上运输线”[1]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