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

《易经》的基本单元
八卦是以阴爻“- -”和阳爻“”两种符号三叠而成的八种图形,称为八卦,又称为经卦,是《易经》的基本单元。[1]八卦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绎而成。[2]八卦的历史来源,主要有伏羲得“河图”创八卦、源于古天文、源于古文字、源于古代占卜术、源于古人的数理观等说法。[3]
八卦是象的符号,将自然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象用阴阳符号表达出来,其包括有一定的卦形、卦名、象征物与卦德,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八卦又演化出六十四卦。八卦被中国人运用到易学占卜、天文历法、生命健康、方向定位、武术等方面。[4]

八卦的生成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八卦是由太极演化而成。[2]
“太极”就是整体“一”,指世界的本原,宇宙这个整体。太极是一种阴、阳未分的原始的混沌状态,它是世界的开始,万物的根基,物质世界的一切生成变化都以此为源头。这就是“《易》有太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