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深

元末明初时期将领
胡深(1315-1367年),字仲渊,处州龙泉人(也有记载为现在浙江省[jìn]上坪村),元末明初著名将领。聪颖而有智谋,精通经史百家之学。早年与章溢同为元将,深拥龙泉庆元松阳遂昌四县乡兵,随从石抹宜孙对抗农民起义军。至正十九年(1359)冬,朱元璋胡大海部取处州,石抹宜孙战败,胡深欲闭关固守,遭四县士民逼,乃解甲出见胡大海。后镇守处州,多次击败张士诚等势力的进犯,被朱元璋称为“浙东的屏障”。龙凤十一年(1365)一月,胡深从朱亮祖福建陈友定,陷伏兵包围圈,马失前蹄,被执持遇害,终年五十二岁。追封为缙云郡伯。宋濂作神道碑铭,谓其“指挥三军,雄姿奋扬,人不可犯;及与缙绅之流论文评诗,则俨然布衣书生也”。著有《芸斋集》。

人物生平

元朝末年,各地义军四起,胡深叹息道:“浙东地气尽白,是有大祸将要来临。”于是聚集里中弟子结寨自保。石抹宜孙任万户镇守处州,辟胡海参赞军事,招募士兵数千人,收捕诸山寇。温州韩虎等人杀了主将叛敌,胡深前去用理说服他们,军民感动得流涕,杀韩虎投降。
至正十八年(1358年),胡深与章溢讨伐龙泉之乱,收捕附近各县的盗贼,并依次将其平定。此时石抹宜孙已晋升为行省参政,胡深被任命为元帅。
同年十二月,朱元璋亲征婺州,胡深带领兵车数百辆前去援救,行至松溪而不能救,大败而去,婺州于是被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