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

北朝时期道教领袖
寇谦之(365-448年),字辅真,是北朝时期道教的代表人物和领袖。他出生在冯翊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祖籍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寇谦之对道教进行了重大改革,成为新天师道(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他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并得到老子玄孙李普文传授的《录图真经》。他还去除了“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在424年的始光元年,寇谦之向太武帝献道,倡导道教改革,制订乐章,诵戒新法。他得到了太武帝和宰臣崔浩的大力支持,亲自前往道场[],并修建了新的天师道场。寇谦之于448年的太平真君九年仙逝,享年八十三岁。他对道教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北魏太武帝灭佛

生平经历

寇谦之(365—448),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东南)人,字辅真。[1]

巧遇公兴

[]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境内)人,生长在一个官宦家庭,父寇修之,官至太守;长兄寇赞,三十岁即为县令。而寇谦之从小就无心做官,一心一意倾心道教,他从家中仅有的道器、道书以及搜求学得的道术中,寻得了无限乐趣。他每天在家里诵经打坐,炼气功,服药饵,想获得仙道灵效。可是历经数年,一如既往,却依然如故,原身凡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