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

佛教术语之一
阿罗汉,是梵语arhat的音译,佛教果位名称,又指修得此果位的修行者。狭义的“阿罗汉”为小乘佛教中的声闻乘四果之一,“阿罗汉道”指以阿罗汉为最高修行目标的声闻乘。广义的“阿罗汉”可指代实现了解脱的修行者,乔达摩·悉达多十号中有应供即阿罗汉的名号,即“大阿罗汉”。[1]在大乘佛教中,阿罗汉次于佛与菩萨。[2]
“阿罗汉”一词原非佛教专有。[3]佛教中的“阿罗汉”术语起源于乔达摩·悉达多依据“惑业”的程度和仍须继续流转生死的次数划分的“四果位”,依于佛教教理而发起的修行是“因”,修学者达到的成就是“果”,最高的境界为“阿罗汉果”。在乔达摩·悉达多时期,阿罗汉泛指受世间尊重的人或修行的完成者、圣者等,乔达摩·悉达多的诸大弟子被通称为阿罗汉。[4]阿罗汉们修行法门有很多种,并不统一。[5] 佛教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上座系佛教认为修习佛法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阿罗汉标志着人的最后解脱,与佛没有差别,而以大天为代表的大众部则认为阿罗汉还有局限。 [6]大乘佛教兴起后,阿罗汉的含义进一步扩大,不入轮回的阿罗汉成为了接受乔达摩·悉达多嘱托的常住世间、护持佛法的解脱者。[7]
“阿罗汉”在佛教中被视为解脱者,在解脱方面与佛平等,阿罗汉习气未断,佛习气已断,所以佛又名大阿罗汉。[8]佛教传入中国后,阿罗汉渐渐形成供人信仰、祈福的神祇形象,主要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阿罗汉。阿罗汉雕塑和绘画作品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和艺术风格。[7]

诞生背景

公元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同化,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奴隶制国家普遍形成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史称“列国时代”。在这个时代,经济发展迅速,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繁荣。国家以城市为中心进行统治,兼控周围的聚落、村落等农牧业地区,王权由此而日益巩固和扩大,刹帝利王权阶级兴起,国家政权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复杂新旧思想的斗争也随之越发激烈,代表新兴社会力量的新的思想流派和宗教派别纷纷涌现。[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