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理

黎安理
黎安理(1751年-1819年),字履泰,号静[qīng],晚年自号非非子,清朝贵州遵义东乡禹门(今遵义县新舟区)人。黎朝邦第六代孙,幼时常被继祖母虐待,生活贫困,从事医卜星相负贩等业务,但仍找时间读书。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任永从(今从江)县儒学训导。乾隆后期曾出任山东长山县县令,有政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弃官居家,或编扎茅苫,或饲鸡喂猪。其外孙郑珍说:“七十老孟公,处置到鸡豕。三日一来过,琐琐身料理。”著有《锄经堂文集》《梦余笔谈》等。有子黎恂

人物简介

黎朝邦第六代孙,幼时,常被继祖母虐待,生而赤贫,“少时医卜星相负贩,逐什一之术无不业,而以余隙读书”。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以大挑二等为永从县(今贵州从江县)训导,十八年(1813)选授山东省长山县(今邹平县)知县。为官清正,政声甚佳,后因病去职,前往浙江桐乡县其子黎恂任所观政,嘉庆二十一年(1816)返回故里。居家或编扎茅苫,或饲鸡喂猪,其外孙郑珍说:“七十老孟公,处置到鸡豕。三日一来过,琐琐身料理。”黎安理一生多以团馆授徒为业,为家乡培养了许多人才,家教甚严,课子有方,子黎恂黎恺黎兆勋,外孙郑珍等均得其教诲,成为黔中文坛佼佼者,开创了遵义沙滩文化。著有《锄经堂诗文集》、《梦余笔谈》等。

清史文载

《列传二百八十五·孝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