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产物

碳水化合物
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如葡萄糖和果糖)、双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1][2]
碳水化合物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又是人类和动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46年,美国加州大学放射化学实验室的卡尔文(M.Calvin)和本森(A.Benson)等人采用了两项新技术:14C同位素标记与测定技术和双向纸层析技术。经过10多年周密的研究,卡尔文等人终于探明了光合作用中从二氧化碳到蔗糖的一系列反应步骤,推导出一个光合碳同化的循环途径,这条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或卡尔文本森循环。由于这条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PGA为三碳化合物,所以也叫做C3途径或C3光合碳还原循环,并把只具有C3途径的植物称为C3植物。此项研究的主持人卡尔文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2][3]
光合作用还产生其他物质,如氨基酸、有机酸类脂蛋白质等。这些产物不仅满足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需求,还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必要的有机物。不同植物和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差异。[4]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