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锣

始于明嘉靖年间的民族乐器
低音锣,民族乐器,始于明嘉靖年间,发音低沉且深厚。低音锣又称苏锣、光锣。已有400余年生产历史。素以精制十番响器而盛名。清宣统年间,已由个体制作发展为50-60人的铜锡作坊,专门制作、经销苏锣。苏锣于清乾隆年间起即作为贡品,至今故宫博物院尚珍藏清代苏州制作的两面水磨抄锣。

历史

据考古发现,锣的出现约在汉代。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一面汉代初期的铜锣。锣的文字记载,首见于唐杜佑通典》上。唐宋时期的文献上还记载一种形如铜叠(铜盘)的铜制打击乐器,名钲,悬于架上敲击,是早期锣类乐器的一种。浙江嘉兴发现一面直径50厘米的宋代铜锣,为1268年所制。明王圻《三才图会》中绘有当时所用的小锣图像,称为点子,至今在天津地区流行的吹打乐“天津大乐”中使用。
明清至近代以来,随着民间吹打乐种和众多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锣类乐器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种类繁多,奏法丰富,成为各种类型的民族乐队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
构造 锣体为铜制,呈圆形弧面,中央部分高于周边,称锣光或锣脐。用锣槌(槌头用皮条或布条包裹)敲击中央部位发音,小锣用锣板(为一长条形硬木片)的边棱敲击。制锣的工艺繁杂,技术难度大,全靠手工操作,需要有精细、独特的技艺。质量高的锣,要求锣面光洁,无暗裂、沙眼和凸凹不平的现象。不同品种的锣根据规格的要求发出不同音色的响声,大锣的声音要浑厚深沉,余音延伸时间长;小锣的声音要清脆、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