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一种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in lower extremity,ASO)是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骼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2]发病率约10%,[8]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往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性病变。[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症状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体征主要有肢端皮温下降、皮肤菲薄、毛发脱落等营养障碍性改变,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收缩压下降,肢体溃疡、坏[]等。[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必须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特殊检查的结合确立,其主要诊断标准包括:年龄>40岁、有吸烟高危因素、[huái]/肱指数(ABI)[a]≤0.9、影像学检查显示相应动脉有狭窄或闭塞病变等。[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控制体重、禁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药物阿司匹林等)和手术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等),对于干性坏疽创面,应予消毒包扎,预防继发感染。感染创面可作湿敷处理。组织坏死界限明确者,或严重感染引起毒血症的,需作截肢(趾、指)术等。[4]
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平时要注意各种因素对身体的影响,重视饮食及生活调理,加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延缓病情的发展。[2]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多合并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死于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伴有糖尿病及吸烟患者预后差,约5%患者需行截肢术。[9]1947年葡萄牙外科医生桑托斯(Santos)完成了第一例主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开创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治疗。[10]

分型

根据影像学检查所见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按2007年第2版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分型标准对主髂动脉病变和股[guó]动脉病变进行分型,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