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吉

星吉
星吉(1296-1352),字吉甫,一名桑嘉依,元末官员,河西(今内蒙阿拉善盟)人。年轻时在皇太子寿山潜邸任职,以精敏著称。元英宗初年,担任中尚监丞、右侍仪、同修起居注。泰定元年(1324年),任监察御史,有直声。后任宣政院使、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制止威顺王肆意侵夺百姓,使豪强敛手,贫民称快。至正初年,任宣徽院使、宣政院使。至正十年(1350年),出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率军镇压汝、[yǐng]地区红巾军,修城募兵,扼守武昌。城破后,回京调任大司农。次年,出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借钱募兵,在太平(今安徽当涂)招募二千新兵,与徐寿辉红巾军战,先后在铜陵池州湖口安庆等地作战。当时红巾军已破江州,星吉力战收复,据番阳口。九月,以众寡不敌,在小孤山兵败被红巾军所俘,绝食而死。一说被红巾军用箭射死。追封咸宁王,谥忠肃。

人物事迹

顺帝至正初,迁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时元贵族威顺王宽彻普化,驻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岁常出猎,践踏民田,又伙同富商巨贾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作恶多端,官吏不敢言。他到任后,请见王。王闭中门,命从偏门入;他坚持走中门。宽彻普化接见后,他批评说:王,皇帝的叔叔啊,如今驻扎在湖广行省,从百姓那里听不到好的名声,但百姓们却怨声载道,恐怕不是您的福分。王赶快握星吉的手跟他说谢谢。
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僧人,是寺院内的小主持,受到三品官衔的对待。他恃宠骄横,经常欺凌官府。星吉命人逮捕,抄其家,得妻妾乐女等妇女共十八人。星吉审讯后,依法治罪,并没收其家产。由是豪强畏惧,贫弱称快。后因率军顽抗蕲黄起义军,战败而死。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