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比木

茶茱萸科假柴龙树属植物
马比木,中药材名。为茶茱萸科植物马比木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es (Oliv.) Sleum.的根皮。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散寒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浮肿,疝气。[1]
马比木多为矮灌木,很少为乔木,高2-3米。枝有棱,被短柔毛,后变无毛,芽被柔毛。叶互生或枝上部近对生;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宽深精,槽里被糙伏毛;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24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具光泽;中脉下凹,侧脉6-7对,弧曲上升,远离叶缘处网结。花两性或杂性,聚伞花序顶生,长约7厘米,总梗、分枝、花序轴通常扁平,被粗伏毛,花梗长1-2毫米;花萼绿色,钟形,长约2毫米,外面稀被粗伏毛,5裂齿,裂齿三角形;花瓣黄色,线形,反卷,长约7毫米,宽约2毫米;雄蕊5,长约5毫米,花丝长4-5毫米,基部稍粗,花药卵形;子房近球形,被长硬毛,花柱绿色,长约2毫米,柱头头状;花盘肉质,具不整齐裂片或深圆齿,里面疏被长硬毛,果时宿存。核果椭圆形,稍扁,幼果绿色,转黄色,熟时为红色,长1-2厘米,径0.6-0.8厘米,先端明显具鳞脐,有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6-8月。[1]
马比木作为民间草药使用,仅在湖南、湖北和贵州苗族土家族有关医药典籍中有记载。本世纪初,研究人员从马比木的茎杆和根部提取分理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药物——喜树碱,马比木的命运彻底改变,自2008年开始,仅用了几年时间,全国野生状态的马比木绝大部分被砍伐、采挖,据不完全统计,总收购量约为28000吨左右。[2]

形态特征

矮灌木或很少为乔木,高1.5-5(-10)米,茎褐色,枝条灰绿色,圆柱形,稀具棱,嫩枝被糙伏毛,后变无毛。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10-15(-24)厘米,宽2-4.5(-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薄革质,表面暗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发亮,干时通常反曲,黑色,幼时被金黄色糙伏毛,背面较密,老时无毛,侧脉6-8对,弧曲上升,在远离边缘处网结,和中脉通常亮黄色,在背面十分突起,常被长硬毛,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宽深槽,至少在槽里被糙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