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陆军

1701年创于德国的军队
纳粹德国陆军(德语: Heer(帮助·信息),意为陆军)是指1935年至1946年隶属于纳粹德国武装力量德国国防军的陆军。德国陆军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限制德国仅能保有的十万名陆军,《凡尔赛条约》亦在其装备和机关上设有重重限制,将其打压为警察性质的军队,但德国军方透过与外国合作,暗地研究与发展若干军事学说和武器,并培育十万陆军的军官团,将其打造为日后扩军的骨干,素质远较同时期的各国陆军优越。德国陆军在此时发展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装甲部队,在瓦尔特·冯·布劳希奇海因茨·古德里安等人的推动下,即便德国此时并无坦克,但德军已于未来将装甲部队视为重要的地位,并建立一套相当优越的作战规范。[1]

详细信息

1935年,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宣布撕毁《凡尔赛条约》,其陆军即开始扩军,建立了36个师,并大量生产装甲车辆,进行现代化。希特勒凭着他国对德国军事力量的恐惧而屡屡获得外交上的胜利,一直到波兰拒绝其要求后,希特勒下令进攻该国,令英法两国对德宣战,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陆军作为其武装力量的核心屡屡征战,并以结合坦克、火炮与飞机进行快速联合打击的战法,在战争初期获得了快速而惊人的胜利,相继打败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南斯拉夫希腊,占领了欧洲大半领土。希特勒视仅存的敌国—英国已衰弱,而德军正处巅峰,故于1941年6月发动规模空前的“巴巴罗萨作战”入侵苏联,望于同年底打败该国。
对苏战争初期,德军凭著训练素质优越、征战经验丰富和装备先进而占尽上风,不断完成巨大的包围歼敌作战,俘虏敌军数百万士兵和装备,展现极为辉煌的战争艺术。然而年底德军于莫斯科会战中失利,接着相继于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与1943年的库斯克会战苏军打败,完全丧失主动权,后者开始大规模反攻。其他战场上盟军亦将德军击败,1943年阿拉曼会战使德军失去了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尔后盟军登陆意大利,德军将其占领阻绝北上攻进德国,维持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1944年6月,盟军于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东西线的德军逐渐退回本土。1944年冬季,德军动员剩余的部队发起最后的大规模攻势反击,但仍失败。最后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投降,其陆军则在1946年8月20日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