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

地表由砾石覆盖的一类荒漠景观
戈壁(英文:Gobi)是指在干旱或极端干旱区受长期的、强烈的风蚀或物理风化作用,广泛分布于地势开阔地带,地表由砾石覆盖的一类荒漠景观。具有地理意义的戈壁最早出现在欧洲文献中,被描述为分布在蒙古国中国之间的、连贯张家口与兴库伦(乌兰巴托)的通商大道所贯穿的广大荒漠地区。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在1843 年出版的《中央亚细亚》一书中将戈壁界定为分布在天山昆仑山东段的区域,它隔开了天山和昆仑山脉与南北向的大兴安岭,这本书使戈壁变为一般科学名词。中文“戈壁”来源于蒙古语Говь,仅指砾质、石质荒漠,半荒漠平地。[3][5][6][1][2]
戈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化剥蚀和洪积,按成因分类,可将戈壁分为堆积型戈壁与剥蚀型戈壁两类;按生物特征分类,戈壁可分为三个子类:荒漠草原戈壁、草原化荒漠戈壁、荒漠戈壁。戈壁地面组成物质以粗大的砾石基岩为主,地面平坦,但也略有起伏。戈壁的植被较沙漠更为稀疏,以灌木、半灌木荒漠荒漠草原为主。戈壁地区通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春季干冷,夏季温暖。戈壁水源缺乏,其区域属于内陆流域,地表径流稀少(多由区外流入),地下水位较低。戈壁土壤主要是灰褐色与褐色的碳质土(富于碳)、石膏土(含有石膏)、粗砾石土,常与多沙盐沼及黏土结合在一起。[4][6][7]
戈壁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南部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与新疆塔里木、准噶尔以及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山麓地带,其中分布在中国的戈壁总面积约有66.1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9%,蒙古国南部的戈壁荒漠,面积达到了4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蒙古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4]戈壁区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以及各种矿产资源较丰富,可供开发利用。例如蒙古国南戈壁省开发有苏吉山矿区、中国开发有塔里木轮南油田等。戈壁区也有一些水资源生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或者有山泉出露的戈壁,会自然形成水草丰茂的绿洲,如中国新疆天山南麓、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区的戈壁滩,可以通过引水灌溉,建造出人工绿洲。此外,戈壁也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地质学家在中国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将军庙戈壁滩中的侏罗纪地层内发现了分布广泛的硅化木化石,数量多达上千株;1958年,中国军人在罗布泊西部一片戈壁滩上,开始建设马兰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在马兰基地爆炸成功。[4][6][8][9][10]

命名

具有地理意义的戈壁最早出现在欧洲文献中,被描述为分布在蒙古和中国之间的、连贯张家口与兴库伦(乌兰巴托)的通商大道所贯穿的广大荒漠地区。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在1843 年出版的《中央亚细亚》一书中将戈壁界定为分布在天山昆仑山东段的区域,它隔开了天山和昆仑山脉与南北向的大兴安岭,这本书使戈壁变为一般科学名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