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城隍庙

贵定城隍庙
”这是迄今为止可查记载贵定城隍庙始建年最早的文献资料,距今已有612年的历史。省文物专家评价如此规模的贵定城隍庙在全省各县(市)城中,已属绝无仅有。

正文

据明《弘治图经》(贵州新添志卷十一)载:“城隍庙在卫治东,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建。”这是迄今为止可查记载贵定城隍庙始建年最早的文献资料,距今已有612年的历史。
城隍庙平面呈长方形,原为三进院落,依次是牌楼大门、戏楼、前厅(今叫过厅)、南北厢房、正殿、后殿、斋房、观音阁楼等。大体中轴对称,坐东向西,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存过厅、两厢、正殿、后殿,是贵定县现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全省同类型庙宇中保存最好、体量最大、修建时间最早的城隍庙。在正殿后门有一幅石刻对联:“规模继创承先远,佛刹宏开启后长”,横额为“其盛矣乎”。充分说明了城隍庙的规模及体量之大。省文物专家评价如此规模的贵定城隍庙在全省各县(市)城中,已属绝无仅有。
现今可见的贵定城隍庙大殿是在元末明初历史大背景下受中原文化影响并被赋予了宗教神秘色彩的贵州古建筑庙宇的杰作,系单檐硬山顶式建筑,采用抬梁式结构,青瓦屋面,造型古朴大方,庄严肃穆,坐东向西,布局为四合院式。殿内4棵特大圆柱,直径近l米,至今无虫眼,圆柱木料材质之好,整株木料之大,实为罕见。莲花柱础更是元明建筑的物证。大殿各种装饰如挑檐、斗拱、屋脊、硬山、线条都是仿竹装饰图案。一排木制栏杆,也雕成竹子,与真竹无异。嵌在大殿后墙的清道光时维修城隍庙的石碑和殿后集资功德碑依然保存下来。贵定城隍庙大殿集中体现了元明建筑法式与民族边远地区结合的建筑特点,仿竹装饰尤具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是贵州竹文化的传世之作,也是黔中地区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贵定城隍庙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在庙内还建立了贵定县碑刻博物馆,每天都有县内外人士前来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