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栋

清代汉学家
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清朝汉学家,吴派(苏州学派)的代表人物。[1][2]惠栋的祖父周惕和父亲惠士奇都是治《易》学的学者,三世传经,被誉为一代佳话。惠栋自幼笃志向学,家中藏书丰富,日夜讲诵。[3][4]他的学识渊博,通训[],工诗词,学识以详博见长。[5][6][7]惠栋的学问沿袭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他所著《易汉学》《易例》《周易述》等,驳诘宋人《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说,为清代吴派经学奠基,深得乾嘉学者推重。但固守汉儒《易》说,不复甄别,以致当时及后世有“株守汉学”、“嗜博泥古”之讥。又撰《古文尚书考》,继清初阎若璩之后,辩证《古文尚书》为晋人伪作。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著述宏富,还著有:《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后汉书补正》《周易本义辨证》《山海经训[zuǎn]》《松崖笔记》《松崖文钞》等。[8][9][10]

生平经历

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清代汉学家。汉学吴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学,三世传经,赞为一代佳话。生于1697年十月五日(11月18日),死于175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7日)。
惠栋
早年,随其父至广东提督学政任所,父卒归里,课徒著述,终身不仕。其学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