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兴

武汉大学教授
胡鸿兴(1935年10月22日-2014年6月23),男,鸟类学家,湿地水禽专家。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近40年来,发现鸟类新记录256种。多次深入神农架林区进行动物考察,查明中国特有物种金丝猴的现存量约500只。还在湖北龙感湖沉湖发现了白鹳黑鹳白头鹤白琵鹭的最大越冬种群。亲自设计并建立了二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从未间断地跟踪研究它们的种群动态,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作出了贡献。

人物简介

胡鸿兴,祖藉湖北省鄂州市(原鄂城县梁子湖涂家佬。1935年10月22日(重阳节)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父亲因为没有一个医科学校的毕业文凭而要取得开业执照费尽周折,他希望孩子能上医科院校,继承自己的事业,胡鸿兴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望,学习成绩一直优秀。1956年,胡鸿兴从武汉市十五中毕业后,考取了武汉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虽然未能按照父亲的愿望上医科大学,但毕竟与医学比较接近。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胡鸿兴一直勤奋努力,学习成绩全优。1957 年元月,获得了武汉大学首届优等生奖状和奖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又担任班团支部书记。1958年冬,他奔赴洪湖老区进行生产实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洪湖的渔具与渔网》和《鲤鱼和鸟[]的生殖习性与胚胎发育》等报告和文章,并得以公开发表。1959年秋,胡鸿兴毕业留校任教,经教研室决定,他的研究方向为鸟类学。他以1932年建立起来的生物系动物标本室为家,学习唐瑞昌先生的野外采集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知识,整理和研究在全国高校中,馆藏最多的鸟类标本。1963年他发表了《武汉地区的食鱼鸟类》。1964年他参加了赴贵州的采集队,除了猎取标本外,还负责量度和解剖工作任务。不仅如此,胡鸿兴还给自己加重担子,增加了测量肠长、盲肠、大肠和心脏重以及食物重等一系工作。在野外爬山越岭,生活十分艰苦,他和同事们获取到了许多前人从未看到的新记录,写成一系列文章。1978年在《武汉大学学报》上连续发表了其中的4篇。
1964年,胡鸿兴赴贵州不久的3月份,他的不满半岁的儿子突发脑膜炎夭折。家庭的不幸,加上调离科研岗位,对他有很大压力。他在工作之余,一如既往起早摸黑地从事“长耳鸮越冬习性和食性分析研究”。经过3年艰苦工作,1965年这一科研任务撰写的论文在《动物学杂志》上发表了,在学术界产生了的影响。直到今天,从事鸟类研究的学者都把这篇论文作为重要文献引用。
胡鸿兴197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回到了多年以来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一回到生物系,他就承担了“葛州坝建设对陆生脊椎动物影响研究”课题。在实际观察中,他发现由于两岸植被破坏严重,加上江水污染,鸟的种类和数量都极其贫乏,夜栖树林的白鹭都聚集在航标小船上。对此,他感到不安,提出了要恢复和重建长江两岸和三峡的植被,杜绝江水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