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鹤

鹤科鹤属鸟类
白头鹤(学名Grus monacha),别名锅鹤、修女鹤、玄鹤[1]鹤科鹤属大型涉禽。[4]体长91-100厘米,[3]体重3284-4870克。[4]成鸟两性相似,[5]头白色、前额黑色,头顶裸露皮肤红色;虹膜深褐色;嘴黄绿色;颈较长、白色;[4]上体自后颈下部至背以及翅的覆羽呈灰黑色;[5]翅为灰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延长并弯曲成弓状,覆盖于尾上,羽枝松散如毛发;脚较长;[4]腿和脚为灰黑色。[5]幼鸟体羽为灰黑色,头、枕及上颈淡棕黄色,头顶无红色裸皮,眼周黑色,虹膜淡褐色,脚铁黑色。[5]
白头鹤世界分布于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中国等地。[2]白头鹤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内蒙古,冬季南迁至华北华中和东部地区。[3]白头鹤繁殖期偏好营巢于长有稀疏落叶松和灌木的沼泽地和较高海拔的森林湿地;越冬生境较广,包括河岸、浅湖、沼泽和稻田等。[3]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白头鹤列为易危(VU)。[2]2021年,白头鹤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2023年,白头鹤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7]

物种演化

白头鹤属鹤科,鹤亚科鹤属美洲鹤组。鹤亚科出现在距今24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共有13个物种,鹤亚科可以分成蓑羽鹤属(Anthropoides)、肉垂鹤属(Bugeranus)和鹤属(Grus),鹤属可分为4个组,即白鹤组、沙丘鹤组、赤颈鹤组和美洲鹤组,其中美洲鹤组包含白头鹤、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灰鹤Grus grus)、美洲鹤(Grus americana)和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头鹤与黑颈鹤的关系最近。[8]第四纪的中国内蒙古北部大兴安岭中,永冻层的存在导致出现了大片森林沼泽,白头鹤和其它鹤的共同祖先迁居而来,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压力下发生分化,各自占有不完全相同的生态位,第四纪冰期又迫使它们南迁,最终演化成现在的白头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