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白沙

反对尊孔读经的第一人
易白沙(原名易坤,字越村,1886年-1921年),湖南长沙人,资产阶级革命者、学者。自幼熟读经史百家,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了解和体会。新文化运动中,易白沙公开批判孔子,成为反对尊孔读经的第一人,同时也是五四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1903年,易白沙应邀赴安徽执教,先后主持怀宁中学、师范学堂和旅皖湖南中学堂,较长时间在安徽从事教育事业。 易白沙研读郑思肖心史》、黄宗载王船山顾炎武等人的著作,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他力图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特别是墨子的学说发扬光大,与章太炎、陈独秀等人交往和共鸣,深受其影响。易白沙的主要作品有《国务卿》和《广尚同》等。 1921年,易白沙在广东新会去世,时年35岁。

人物生平

易白沙少通儒家五经和《资治通鉴》,16岁时即主永绥(今湖南花垣县)师范学校。17岁主安徽怀宁中学,继而为旅皖湖南中学校长。早年研究郑思肖心史》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遗书,萌发反清思想。武昌起义时,曾游说皖中将领应援武昌。1913年参加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日本。1916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平议》(上),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出来批评孔子和儒学的人,在当时的思想界具有很大的影响。1917~1918年曾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员,天津南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教授。1921年投海自杀。
辛亥革命后,安徽独立,但社会混乱,兵痞横行。他与革命党人组织青年学生为青年军,任大队军监,率军打击乱军头目,维护社会秩序。1913年二次革命期间,他奔走湘、皖之间,力劝当局者响应讨伐袁世凯。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与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发表揭露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祸国殃民罪恶本质的文章,启发国人觉悟。1915年《新青年》创刊后,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孔子平议》等文章,宣传民主与科学,最早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檄文之一。他率先揭开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孔子专制主义思想的序幕,认为“中国二千年尊孔之大秘密”,就在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孔子为傀俑,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为了打倒思想和学术上的专制主义,他明确倡导“真理以辩论而明,学术由竞争而进”,体现了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湖南知识界的思想解放,而且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