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

中国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章士钊(1881年3月20日—1973年7月1日),幼名永焘,字行严,别号秋桐、孤桐、青桐,无卯,笔名黄中黄、青桐子、秋桐子、烂柯山人[1][2]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是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学者。[3]
1881年3月20日,章士钊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父章锦,家中两兄一姐一弟,本人行三,早年娶吴弱男为妻,生有三子,后又收奚翠贞、殷德贞为太太。章士钊早年在长兄担任先生的私塾读书,后前往武昌南京求学。1903年,章士钊在上海任《苏报》主编,7月该报被查封。同年11月,受民主主义革命影响,他在湖南与好友黄兴等创建“华兴会”。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鼓吹革命被捕入狱,后经调查后确实与刺杀案无关,流亡海外。[4]
辛亥革命爆发后,章士钊积极参与革命,1924年投向北洋军阀,任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及秘书长等职位。抗战胜利后,参与国共和谈。解放战争后期,应李宗仁之邀,于1949年春代表南京参与国共和谈。[5]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973年于香港去世,享年92岁。[6]
章士钊善文辞,[7]一生发表文章、撰写著作数量颇丰,如《中等国文典》《初等国文典》《甲寅杂志存稿》《柳文指要》《逻辑指要》等,其文章因逻辑严密而被称为“逻辑文”。[8][9][10][11][12]此外,他为国家的统一大业,不辞劳苦、鞠躬尽[cuì][13]主张立法权集中于中央,推崇中华传统文化,秉持革命成国民,国民可行政,行政方救国,在反满的基础上要建立国民观念的救国思想。[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