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道河

位于山西吕梁市汾阳县的河流
峪道河古名原公水,又名禹导河,发源于山西省汾阳县西北白虎岭下马跑神泉。峪道河分十二池,截清洪水轮灌,秋末至春初贾家庄以下村水灌溉农田,余水入文峪河

文献记载

源于汾阳市白彪山南麓原公源,为古今名泉,尊称“马跑神泉”,相传,北魏贺虏将军驻师此山,马跑地而得泉。河名马跑泉水,为赵襄子臣原过记功立祠而名。《水经》载“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又东入于汾。”北魏时,《水经注》载“水注文湖,不至汾也”o据此推断,三国时峪道河等汾阳诸涧汇聚文湖而下注于汾河,到北魏时文峪河也汇入文湖,同下注于汾河。到宋初,文峪河在文水县境或汾阳境人汾,峪道河仍经文湖下注汾河。宋明期间文湖渐湮灭,峪道河洪水直入汾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万历十三年(1585)、二十一年(1593)引清水灌溉农田。秋末至春初,农事不举,引水人汾阳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又浚渠入城,十年 后淤塞不能人城了。汾河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东徙后,文峪河复入旧道,经汾、孝入汾河,此后峪道河等边山河沟洪水汇入文峪河至今。峪道河出谷后,沿途经过村庄有古浮图、贾家庄、陈家庄,西马寨、雷家堡、宣柴堡,义安、康家堡、安头、北庄,干河等至师家庄人文峪河。

民国初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峪道河灌区管理机构,管理清洪水灌溉农田,北至罗城,南至米家庄,清水流量最大O.4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2立方米/秒,正常年份O.3立方米/秒。全河长21.2公里,源头至峪口河长16.8公里,峪口以下3公里。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洪水从米家庄村北入禹门河,再通入文峪河o 1972年新修永田渠,在庄化村西截断其河道,贯入永田渠。1988年8月汾阳边山暴雨成灾后,1989年始沿永田渠开新河东南向通人禹门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