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

德国犹太族文学家
瓦尔特·本迪克斯·舍恩弗利斯·本雅明(德语:Walter Bendix Schönflies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6日)是德国犹太裔哲学家、文化评论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媒介理论家和散文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1]
本雅明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裕而又充满文化氛围的犹太家庭,1912年,本雅明进入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后来又转到慕尼黑伯尔尼大学,并于1919年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他结识了T.W.阿多诺并与之建立了深厚友谊。1924年,本雅明通过E.布洛赫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并通过1927年对苏联的访问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回国后便与M.霍克海默取得了联系并为《社会研究杂志》积极撰稿。1929年,本雅明从B.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那里获得了灵感,为其马克思主义阐释找到了相契合的艺术形式,进而对艺术的革命实践做出了独特论述。由于20世纪30年代初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本雅明离开了德国,从此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生活。1940年,本雅明欲经由西班牙前往美国时遭到了西班牙政府的拒绝,由于不想被遣返回盖世太保手中,他最终选择在西班牙的一个边境小镇服毒自尽。[2][3][4]
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以及先锋艺术媒介理论共同构成了本雅明哲学的重要基质与思考内容。本雅明通过《巴黎拱廊街计划》从美学角度阐释了商品拜物教,并表明美学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的拯救措施,艺术是为了复兴资产阶级的欲望。他在《经验与贫乏》中认为现代性就是经验不断贫乏的过程。而与经验相关的最主要概念就是灵韵,本雅明指出灵韵作为本真性的显现在艺术作品可以复制的时代萎缩了。本雅明的历史哲学吸收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时结合了犹太教中的“弥赛亚”理念,使其既具批判性与辩证性,又囊括了超越性与救赎性,成为一种独特的神学唯物主义。本雅明亦反对达尔文历史主义,主张背对未来、面向过去,这种神学意义上的革命不在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而是为了救赎被压迫的过去。总体来说,本雅明对商品的分析与考察和对艺术的批判与解读,对当代西方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5]

人物生平

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