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布洛赫

德国著名哲学家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德国著名哲学家,[1][2][3]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希望”为本体的哲学思想家。[4][5][6]布洛赫的作品着重于人类历史的乐观目的论,他的哲学思想受到了黑格尔马克思以及启示和宗教思想家如托马斯·门采尔、巴拉塞尔、雅各布·伯姆等的影响。[7][8][9]布洛赫与乔治·卢卡奇、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库尔特·维尔、瓦尔特·本雅明和泰奥多·阿多诺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作品在1968年的学生抗议运动和解放神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个人经历

1905年入慕尼黑大学读心理学。1907年在维尔茨堡攻读哲学、物理学、音乐。1908—1911年,在柏林大学就教于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席美尔。在那里结识了卢卡奇、韦伯等人,并加入和平主义社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避居瑞士,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的腐朽性有所认识,开始同情无产阶级革命。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后,他流亡国外,1938年侨居美国,从事哲学写作,批判法西斯主义,进一步靠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寄希望于“东方之光”。1949年回民主德国,被聘为莱比锡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等职。1952年发表了《主体——客体》一书,为黑格尔哲学辩护,直接同当时官方哲学观点发生冲突。1956年苏共20大后,因公开批评社会主义制度,指责马克思主义为"狭隘"的客观主义、“教条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说明社会发展等,受到官方批判。1961年访问联邦德国时,留居不归,在图宾根大学任教,更猛烈地抨击“斯大林主义”,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他在辗转流徙的一生中写了大量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有《本时代的遗产》《主体——客体》《希望的原理》《图宾根哲学导论》等。

少年时代

1885年,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生于德国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城(Ludwigshafen)的一个犹太家庭,其父为巴伐利亚铁路局的职员。路德维希港城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空气污浊,充斥着大量的无产阶级,在这里,布洛赫看到了资本主义最丑恶的一面。隔河相望的曼海姆市(Mannheim),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这里的古建筑群、剧院、音乐厅和图书馆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他,在城堡图书馆,布洛赫发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宝藏。一桥之隔,有天壤之别,不幸生长在桥这一端的布洛赫,并没有受狭隘环境的局限,缺乏文化气氛的路德维希港城,反而使他对精神世界格外向往和偏爱,他和小伙伴们一道,用儿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赋予路德维希港城以神秘的、精神性的外貌。从小,内心世界异常丰富的布洛赫就爱幻想,对于神秘的未来和广阔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冒险家般的激情,这些富于青春气息的激情与梦幻为他一生的哲学思辨定下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