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脏

Henschen提出的专业术语
运动心脏,专业术语,本意指运动员的心脏,亦指作为运动员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在1998年4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心脏学年会上运动心脏研究被列为重点专题,并预言运动心脏研究将成为下个世纪心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现状

对于运动心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瑞典医生Henschen通过叩诊发现越野滑雪运动员心脏肥大,认为最大的心脏将赢得比赛的胜利,并把这种运动员特有的大心脏称为运动员心脏(athlete'sheart)。此后,诸学者通过X线影像技术、超声心动图及核磁共振图像分析证实运动员确有心脏肥大,同时伴有心功能改变,因而,也有人称之为运动员心脏综合症(athleticheartsyndrome)。研究表明,运动员心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形态与机能两个方面,其中,运动性心脏肥大是运动员心脏主要形态变,可发生在左、右心室或/和心房,但以左心室肥大为主。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但通常运动员心脏肥大是中等程度肥大,运动员心脏重量一般不超过500g。德国运动心脏专家Rost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心脏系数为7.5g/kg体重。研究还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心脏肥大类型各异,一般耐力项目运动员心脏为离心性肥大(Eccentrichypertrophy),以心腔扩大为主,也伴有心壁增厚;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为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hypertrophy),以心壁增厚为主。运动员心脏机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安静时,运动员心率减慢,尤其耐力项目运动员心率可在30次/min左右,呈现窦性心动过缓,心脏每搏量增大,心输出量变化不大。运动时,心力储备充分动员,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可达42.3l/min。运动员心脏具有可恢复性,即一旦停止运动,运动员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改变可复原到常人水平。

形态

对运动员心脏肥大的性质讨论一直存有争议,尽管多数研究者认为,从运动心脏的诸多形态与机能改变特征及其可恢复性判断,运动员心脏肥大属生理性肥大范畴,但运动员的一些临床表现和心律失常现象又很难仅用生理性改变来解释。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员心脏的性质,不少学者通过实验动物研究模拟不同类型运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