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科

有鳞目下的一科毒蛇
1
3
眼镜蛇科(学名:Elapidae),简称“眼镜蛇”,是有鳞目下的一科,[1]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6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8]眼镜蛇科蛇类毒性强,性凶猛,在印度热带亚洲、非洲和澳洲,是主要的伤人毒蛇,其也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剧毒蛇之一。[9][10]截止到2024年,国际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数据显示该科包括3亚科,56属,364种,包括眼镜王蛇中华眼镜蛇珊瑚蛇黄腹海蛇等。[1]
眼镜蛇科的体型从小到大不等,长度在18cm到5m之间,头部呈椭圆形,尾圆柱状,上颌骨前端着生有沟牙(前沟牙)。一般都没有颊鳞,前额骨没有前突,所有种类都有透明膜(眼罩)。头背都具有9枚大鳞。[11]栖息在海洋中的扁尾海蛇亚科和海蛇亚科则具有一系列适应海水生活的特征。[6][11]
部分眼镜蛇科种类颈部皮褶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12]少数眼镜蛇科种类还能够将其毒液从毒牙尖端朝前喷射的孔中喷出作为一种防御手段。[13]对眼镜蛇毒毒素组分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降低免疫排斥的作用。[14]同时眼镜蛇印度、缅甸和埃及等国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15]
截止202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共收录眼镜蛇科物种364种,其中2种极危(CR)、9种濒危(EN)、16种易危(VU)、15种近危(NT)。[3]有17种眼镜蛇科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16]

起源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