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清华大学下设系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简称工物系,是清华大学直属的一个系,主要研究核技术,设有工程物理、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工程物理(定向物院)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定向中核)本科专业。是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为培养理工结合的新型人才,开创和发展我国的原子能科学技术而于1955年筹办,1956年正式建立的。

院系介绍

理工结合是工物系办学的特色,工物系培养的学生不仅物理、数学、外语等基础强,而且工程素质良好。近十年来加强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技能的培养,并拓宽了专业面,使毕业生面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有很强的适应和竞争能力。工物系已从1993级学生开始实施本硕统筹培养,每年有60%左右的学生被免试推荐为研究生,用六年时间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或用九年时间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余学生四年本科毕业。
工物系现设两个本科专业:即工程物理专业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每年共招生本科160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工物系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和“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和“安全技术及工程”等七个二级学科,其中“核技术及应用”、“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个学科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全国评估排名第一,并被评为首届全国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目前在“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又增设了“医学物理与工程”和“安全科学与技术”学科方向,具有“核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学”的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新增“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近年来,每年招收研究生100多人,还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此外,还培养“核能核技术工程”和“安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
工物系学科特点是多学科交叉,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核技术及应用、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医学物理与工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安全科学与技术等。工物系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凝聚力强的科学研究队伍,形成了发展态势良好的科学研究格局,取得诸多瞩目的科研成就:“加速器辐射源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的研制及产业化”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获得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