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

三国时期东吴修国史
《吴书》是三国时期东吴一部国史的名字。[1][2]始撰于孙权末年,由孙权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起草,但因两人未有撰史才能,孙亮时期改由韦昭(又名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华核共同编[zuǎn]。最终由韦昭撰成55卷的《吴书》稿,但在叙赞完成前被孙皓杀害,薛莹“终其书”。现大部分已佚。《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均有著录。现今有清代学人王仁俊辑《吴书钞》,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存留文献

东吴名将贺齐和吴末名臣贺邵是祖孙关系,他们的事迹可能在《吴书》中有所记载。

作品影响

《吴书》作为东吴的国史,其编纂过程和最终的成书对后世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虽然原书已佚,但其残存的内容通过后人辑佚和引用,仍为研究三国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王仁俊辑的《吴书钞》是现存对《吴书》最重要的补充资料之一,为后世学者研究东吴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