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大

万斯大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别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号跛翁,浙江[yín]县(今宁波)人。清初著名经学家。[1][2]
万泰第六子,与其弟万斯同等俱师事黄宗羲,为黄氏之高足弟子。[3][4]其为人刚毅质直,义形于色。又性和易,好结纳贤豪,奖引后进。绝意进取,独精经学,广搜诸家之说,昼夜钻研,穷其旨要,尤[suì]于《春秋》、《三礼》。[5]其治经学,以礼学为根[],会通诸经,折衷群言,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6][7]

生平

万泰之第六子。生逢丧乱,不事科举业,授徒自给,读书之外无他事。尝携幼子万经,馆于武林,慨然以穷经自任。万斯大自康熙六年偕同学十余人就学于黄宗羲,曾在宁波创建讲经会,一时胜友如云,质疑问难,号称极盛。他深研诸经,“以为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亦无由悟传注之失。”为其研经之名言。生平刚毅有守,见有不可者义形于色,嗜义若饥渴;并且好结纳贤豪,奖引后进;加以经学上的成就,堪称为浙东学派之骨干人物。黄宗羲认为:“学不患不博,患不能精。充宗之经学,由博以致精,信矣其可传也。”郑梁指出斯大“虚心博学,以经解经,不立异,不苟同,不为先人之言所主,不为过高之说所摇”。
万斯大《经学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