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5战斗机

20世纪40年代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15战斗机(俄文:Микоян МиГ-15[3],英文:Mikoyan MiG-15,北约代号:Faggot,译文:柴捆),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2][1]米格-15战斗机的动力装置为一台BK-1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2700千克[5]装备有三门机炮,一门H-37型37毫米机炮,两门HC-23KM型23毫米机炮,可带弹200发。 [5]它的最大平飞速度1076千米/小时(海平面),实用升限15500米,爬升率3000米/分。最大航程1782千米(10000米高空),继航时间3小时。[5]缺点是飞机不装备雷达,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6]
米格-15战斗机是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开始设计,1947年6月首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制作粗糙,第一次着陆就机毁人亡。第二架原型机重新设计,12月首次试飞成功。1948年6月投入生产,并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4]
米格-15战斗机的各类型总共生产了18000多架,被广泛装备于包括前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保加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在内的38个国家。它是前苏联制造的数量最多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7]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