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蛋龙属

1976年,建立的偷蛋龙科
偷蛋龙属(Oviraptor),科学名称为Oviraptor philoceraptops(蒙古疾走龙),由拉丁文的ovum(蛋)和raptor(贼)组成[1]
1920年,在中国内蒙古地区南部戈壁沙漠中考察的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在第三次中亚细亚考察探险中,首次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恐龙蛋,是人类所不知的恐龙,状似鸟类。研究中,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奥斯本认为该恐龙是在一次胆大妄为的偷窃活动中死亡的。因为它的名字有如永远的诅咒,拉丁文“偷蛋龙”的意思是“偷蛋的贼”。在1976年,瑞钦·巴思钵建立偷蛋龙科,而模式属为偷蛋龙[2]

简介

嗜角偷蛋龙(Oviraptorphiloceratop)
关键字:兽脚亚目偷蛋龙  嗜角偷蛋龙(Oviraptorphiloceratop)是兽脚亚目(Theropoda)、虚骨龙次亚目(Coelurosauria)、偷蛋龙科(Oviraptoridae)、偷蛋龙属(Oviraptor)的一种。杂食性,体长约2米,身高约0.8米,体重约20公斤,两足行走。生活在晚白世,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蒙古。化石的首次发现在蒙古的戈壁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