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维廉

中国电机工程专家
曹维廉,电机工程专家。长期从事电机电器工业的领导工作。坚持科研基地建设,领导建成西安高压大容量研究所等数十个科研基地。多次参与我国机电工业科技工作的决策和规划。重视产品质量,率先提出我国电器产品采用国际标准,为我国电机电器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

人物生平

曹维廉,福建福州人。(1916~1984年) 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以优异成绩考入欧亚航空公司,从事电讯机务工作。民国27年(1938年)春,他毅然放弃欧亚航空公司高薪待遇,投奔新四军,在新四军总部任通讯机务主任,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弟妹曹维新、曹维礼、曹维真先后参加新四军。民国37年负责筹建华东新华广播电台。民国38年上海解放时任上海军管会成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工业部电器工业处处长,上海市电器工业局局长,国家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司长、副部长,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等职。1975年,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年会理事会上,各国对投票权的议案辩论激烈,他以娴熟的外交技巧驳斥了少数发达国家提出的有损于我国和其他多数国家利益的议案,维护了公理和正义。1978年,一机部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机电产品首先采用国际标准的建议。并且编印出机械工业归口产品130大类约1000个小类,5万余品种、70万个规格的清册30册,为制定工业的科学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他还亲自执笔撰写呈报中共中央的《电器工业发展战略规划》。1982年,维廉调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参加香港回归的中英谈判。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为实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辛苦奔波。1984年9月26日,他欣慰地看到《中英关于香港前途联合声明》顺利草签。两天后的9月28日,终因操劳过度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终年68岁。1999年9月,《回忆曹维廉同志》一书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江泽民题写书名并填词《忆维廉同志·调寄一剪梅》,以寄托哀思。
1916年3月10日 生于福建省南平市
1926—1933年 福州市鹤龄英华教会中学学习至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