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2]),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4]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5]2023年12月25日,京津冀三地在雄安新区共同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并共同发布系列协同创新成果,以务实举策推进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6]12月2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建设,加快实现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7]
京津冀三省市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区域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稳步向前。[8]

历史沿革

提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