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

清朝历史人物
僧格林沁(1811-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旗人,蒙古族,晚清将领。[1]僧格林沁藏语“宝狮”之意,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第二十六代孙。[2]
僧格林沁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五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普通台吉家庭。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líng]。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3]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等北犯,僧格林沁任参赞大臣。五年正月,破东连镇木城,歼灭敌军,捉住林凤祥,押往京师国都附近太平,赐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英国军队乘船到天津海口,命令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五月,英国军队撤退,命僧格林沁赴天津,调查建筑双港、大沽炮台,增设水师。咸丰九年(1859年),督战大沽口炮台,炮击英法军舰队。第二年失守大沽、天津,又败在张家湾、八里桥,革除僧格林沁爵位、官职,仍留钦差大臣。咸丰十年(1860年),因镇压捻军有功,复任御前大臣、亲王职爵。同治四年(1865年),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御敌时遇害。同治帝命令侍卫驰驿迎接灵柩到京城,奉上两宫皇太后亲自祭奠,赐予治丧费用,忠祠祭祀昭,僧格林沁颇得道光帝、咸丰帝宠信,被称为“国之柱石”,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僧”,谥号忠,绘制肖像于紫光阁。[4]僧格林沁有《科尔沁郡王奏稿》钞本4册传世。[5]
僧格林沁忠良朴实真诚,出于天性,名震寰宇,被朝廷依靠为长城。治理军队公廉洁无私,部下诚服,勤劳而不怨恨。[4]但亦有他“军令太不整肃,所至淫掠残暴”的记载。[6]

人物生平

过继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