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朔弦望

月亮在一月里的各种形象的古称
月绕地行,地至何处亦随之而行。每日行13度10分有奇,故每月有盈亏之别,阴历每月一朔一望,月初则全晦,历2,3日成弯形,再4.5.日见其半,再7.8.日见其盈,至是又渐渐亏缺以至于晦。因月体无发光之本能,恒籍日光之反射而有不同,当全晦时,即月在日与地之间,日月同一经度,月之受光面不能反射于地球之上,是为“朔”,。及离朔七日余而距日90度时,日在月后,渐见其半面,是谓“上弦”。至于月与日正对面为180度,日月又同一经度,地在日与月之间,月球之受光面完全向地球,故光圆而为“望”。离望七日许,距日亦90度,日行于月前,又仅见其半面,是谓“下弦”。至距日愈近,仍介于日与地之间,光又全晦而为朔矣。[1][2][3]

具体内容

月中分谓之弦。因此有上弦(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每月农历廿[niàn]二、廿三)。
上半月,月亮从新月到满月朝向地球的月面被太阳照亮部分逐渐增大,月相由亏转为盈。当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时,月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因此看不见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以后,我们看到朝向地球的月面只有一小部分被照亮,形如娥眉,叫“娥眉月”,以后逐渐增大。当日、地、月三者连线成直角且月球在太阳以东时,朝向地球的月面有一半被照亮,形如半圆,叫“上弦月”。以后可见月面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当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居中时,朝向地球的月面整个被照亮,形状似圆,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满月以后,月球由盈转为亏,朝向地球的月面被照亮部分逐渐减少,这时的月相叫“凹月”。当日、地、月三者连线成直角且月球在太阳西面时,朝向地球的月面只有一半被照亮,叫“下弦月”。此后可看见的明亮部分更加减少,又变为娥眉月,再重新回到“新月”。从新月到下一次出现新月,月球围绕地球转了一圈。由于月球绕地球的周期性运动,因此月相也就有了周期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