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

四川西部的地区
四川藏区位于川西北高原,北接青海、甘肃,西连西藏,南邻云南,东南接四川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地处东经97°26'—104°27',北纬27°57’—34°21',面积24.97万平方千米,占四川省总面积的51.49%。其行政区划分为:甘孜藏族自治州18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共32个县。部分藏族散居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冕宁、甘洛、越西和雅安市的宝兴、石棉、汉源以及绵阳市平武、北川等县。[1]
四川藏区有藏、汉、羌、彝、回、纳西6个世居民族,总人口超过200万人,藏族占本区人口的64%。四川藏族人口数仅次于西藏,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亦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自古就是“汉藏走廊”。四川藏区地处长江、黄河源头区,沟壑纵横,落差大,较大的支流有570条。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高原和高山峡谷两部分。森林、雪山、冰川、峡谷、草原多种自然景观并存。[1]
四川藏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平均每平方千米8个人,地广人稀的特点非常显著,同时人口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折多山以西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地区。藏族聚居区人口密度低于藏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聚居区,并且人口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而递减,随气温的降低而减少,大多集中于河谷平原或小块平坝。四川藏区基本上都在康区范围之内,而且是康区最重要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的方言有藏语康方言、藏语嘉戎话、藏语安多话。[1]

历史沿革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长期生活在今天的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省区广大的地区。藏族在传统上将拉萨视作中心,将拉萨周围大部分地方称为“卫藏”,把西藏北部和青海境内大部分藏区称为“安多”,把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大部分地区这一大片地区称为“康”或“康区”,或“康巴”,“康”在藏语中有“边疆地区”之意,“巴”在藏语中是“人”的意思。因此康巴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藏区的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二是指康区的藏民。旧时藏区流传这样一句话:“卫藏的法,安多的马,康巴的人”。可见康巴人的聪明顽强,豪爽尚武,骠悍难驯。清王朝西藏的边疆政策有一个关键要点:“治藏必先安康”,一是因为康区的战略地位重要,是我国五大藏区的结合部和交通枢纽。二是因为康巴藏族对整个藏民族的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