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鬣狗

哺乳纲食肉目的动物
[liè]狗(学名:Pachycrocuta)是一属史前巨大的短面鬣狗,生存于300-40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中期。硕鬣狗最大及最多资料的短吻硕鬣狗站立时肩高约有 90-100 cm,重达 110公斤,差不多是一头雌狮的重量,而它却更为粗壮。在欧亚大陆、东非及南部非洲的多个位点都有发现它们的化石。硕鬣狗可能是成群狩猎大型动物,如鹿或更大,并会吃腐肉的。

形态特征

硕鬣狗在体型上明显大于其他鬣狗科动物,因此可以初步通过骨骼大小来对比判断化石是否属于硕鬣狗。头部标志性特征包括头骨整体较大,额骨区膨大,颧弓较宽,矢状嵴以及额窦发育良好;齿式为3·1·3·1 / 3·1·3·1,和所有食肉目动物一样,硕鬣狗也具有明显的上下裂齿(上P4下m1),并且前臼齿极其粗壮(在食肉目中鬣狗科的前臼齿极为发达),釉质层的显微结构更加复杂密实,指示其噬骨习性。 和现生斑鬣狗相似的是硕鬣狗也拥有向后倾斜的身型,前肢相比于后肢略长,桡骨和胫骨相较于肱骨股骨缩短。虽然硕鬣狗的体型要比斑鬣狗大20%左右,但是根据化石推断其肩高并没有高过斑鬣狗多少,这代表在速度和灵活性上硕鬣狗可能不如斑鬣狗那样敏捷,但在力量上远胜于斑鬣狗,可能会捕食较大型的猎物。 我国更新世时期的硕鬣狗主要有中华短吻硕鬣狗和桑氏短吻硕鬣狗两种,它们在上下裂齿方面特征鲜明,泥河湾的桑氏短吻硕鬣狗m1前刃叶较小,后刃叶相对较高,跟座较宽并具有三个小尖; 中华短吻硕鬣狗以个体大、前臼齿粗壮等鲜明的自近裔特性区别于现代斑鬣狗。但几个属种在牙齿大小上有一定程度重叠,尤其是中国硕鬣狗P4的3个叶的长度比例变异较大,但总体情况是我国更新世鬣狗牙齿测量数据随时间在逐渐增大。

历史

由于硕鬣狗的化石材料所表现的特征和现生鬣狗的大同小异,最初的分类人员将很多硕鬣狗化石材料归为现生鬣狗类的化石种,即属于Hyaena或Crocuta。1938年Miklós Kretzoi对欧亚大陆上新世-更新世的鬣狗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将许多化石鬣狗从Hyaena属中分离出来,创建了一些新属,包括硕鬣狗。他指出这种类型的鬣狗以个体大、前臼齿粗壮、下裂齿跟座退化以及下后尖的缺失为特征,明显区别于现生的两属鬣狗。Pachycrocuta这个拉丁学名自此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但其属下的多个种之间的分类关系依然尚有争议。模式种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曾被错误地认为是Aymard(1846)最先建立的,后经学者证实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的真正建立者应为Gervais(1850),后者符合国际动物命名法则。对于硕鬣狗属下几个物种之间的分类关系一直众说纷纭,目前结合最新的分类研究观点将原来属于硕鬣狗属下的Pachycrocu talicenti、Pachycrocuta sinensis和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归为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下的亚种,即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 licenti、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 sinensis和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 brevirost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