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明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得主
严文明,男,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32年出生于湖南华容,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历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国际史前学与原史学联盟(UIPPS)常务委员。他的研究涉及考古学理论方法、考古学文化区系、聚落考古方法与实践、稻作农业起源、中国文明起源等多个领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者。[1][2]
1958年,严文明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讲的就是新石器时代考古。1960年,严文明第一次带领学生去洛阳王湾考古实习,他就指导学生以地层清楚、分期细致的王湾遗址作为标尺,来衡量附近的仰韶遗址的分期。严文明重新梳理了仰韶村、西阴村庙底沟半坡三里桥等仰韶文化遗址的材料,通过类型学和地层学,将仰韶文化的发展整体划分为四期两大阶段,奠定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基础。1986年,严文明提交了一篇名为《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论文。1987年3月这篇文章被《文物》杂志重磅推出,严文明的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成果。1989年,严文明积30年之功著成的《仰韶文化研究》出版,其学术意义不限于仰韶文化本身,对整个中国考古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2010年,严文明撰文写成了《良渚颂》。[1]2024年4月14日,严文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3]
此外,严文明先生还著有《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史前考古论集》《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长江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的始原》《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初阶》《丹霞集》《耕耘记》等著作。2023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严文明教授。这是论坛首次授予中国考古学家该奖项。[1][4]

人物经历

严文明于1932年出生于湖南。1953年,他从长沙一中毕业报考北京大学时,他的第一志愿是物理系。严文明回忆,当年,长沙一中有6名学生考上北大,4个在物理系,严文明的理科成绩更好,却阴错阳差地进了历史系。[5]1958年,严文明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讲的就是新石器时代考古。1960年,严文明第一次带领学生去洛阳王湾考古实习,他就指导学生以地层清楚、分期细致的王湾遗址作为标尺,来衡量附近的仰韶遗址的分期。严文明重新梳理了仰韶村、西阴村庙底沟半坡三里桥等仰韶文化遗址的材料,通过类型学和地层学,将仰韶文化的发展整体划分为四期两大阶段,奠定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基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