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说书

钹子书的一支
浦东说书,又称[]子书、沪书、农民书等。浦东说书说唱并重,注重情节,节奏较快。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施公案》《包公》等。浦东说书发源于上海浦东,流布于上海市郊全境及浙江省平湖市等地。2008年6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报的“浦东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59。

历史沿革

浦东说书是钹子书的一支,有“小书”和“大书”之分。又说又唱、用钹子敲打的浦东说书,一般称为“小书”;只说不唱的浦东说书谓“大书”,又称沪书、上海评话。
浦东说书起源于宣传佛教的因果教义,生活在浦东的唱导法师手敲小钹,用浦东语言、语音、语调,自击、自说、自唱,其内容都是佛法和经文,其旋律既汇集了浦东的山歌、田歌、盐歌、渔歌,又融入了源于佛教音乐的莲花落,逐渐变成摆脱“呗”即传统佛教音乐的“因果调”,故浦东说书最初称为“说因果”或“因果书”,至今崇明和流传到浙江平湖嘉兴等地的浦东说书仍称“因果书”。
20世纪初光绪年间的《图画日报》曾载有“说因果画”,并题打油诗“手敲小钹说因果,口唱还将手势做,多人环听笑迷迷,只为乡音说得真清楚”。可见当初浦东说书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其表演环境不是在茶馆里,而是在街巷坊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颐安主人所著石印本《沪江商业市景词》记载:“茶[liáo]每有说书人,海市楼幻作真,一扇一瓯聊佐讲,偷闲争听味津津”,证明当时“说书”的环境已经进入小茶馆;“一扇一瓯”说明浦东说书的道具已经有所增添;“偷闲争听味津津”,一个“争”字道出听众之多。另据1936年《川沙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高桥镇就有浦东说书的书场了;浦东三灶镇志》记载,清末民初,“三灶集镇上某些宽敞茶园,为招徕茶客,就邀请唱钹子书者增辟书场”;《周浦镇志》曰,“此种说唱特别盛行于抗日战争前”;《康桥镇志》《彭镇镇志》《坦直镇志》《三墩镇志》等对浦东说书都有相似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