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蜀锦,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蜀锦织造技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2][3]
蜀锦的原材料取自桑蚕丝之中,即是将近万根染色的熟丝线绑在织机上通过经纬相交的方式织出来。[4]蜀锦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在明代末年,蜀锦受到摧残,到了清代又恢复了生产。蜀锦的品种繁多、传统品种有语丝锦、方方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等等。[1]
蜀锦图案的取材十分广泛、丰富,诸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占祥铭文、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等,千百年来不断发展、提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水平,其传统纹样包括寓合纹、龙凤纹、团花纹、花鸟纹、卷草纹、几何纹、对禽对兽纹以及方方、晕[jiǎn]、条锦群等。[1]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2009年9月,蜀锦作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5]

产品特点

蜀锦织品以多重彩经起花的蜀锦为经锦,以多重彩纬起花的蜀锦为纬锦,其中经锦工艺是蜀锦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