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

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战役
百团大战是指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的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因参战部队达105个团,故称之为“百团大战”。[2][1]
百团大战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中心任务为破坏日军交通,重点摧毁正太路。随着日军反扑,八路军撤出正太路,晋察冀军区转而出击正太路以北盂县地区,第129师打击前出“扫荡”的日军,第120师在晋西北配合作战。[6]第二阶段为1940年9月22日至10月上旬,八路军为扩大第一阶段的效果,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在于歼灭交通线两侧深入八路军根据地的日军据点。其中,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击了同蒲铁路[7]第三阶段为1940年10月6日至1941年1月24日,日军在遭遇八路军的沉重打击后,对八路军华北各根据地展开报复性扫荡。八路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军“扫荡”计划。八路军在太行地区、太岳地区、晋察冀边区、晋西北地区均击退了日军的扫荡部队。[8][9]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其中包含营长以上军官16人)、俘虏日军281人。[1]同时打击了日本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本南进的步伐,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1]但由于百团大战的消耗超过根据地补给能力,部分根据地出现出现缩小现象。[1]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野战政治部评价:“这一伟大而艰巨之大会战,以其兵力之大,地区之广,积极自主向敌进攻战术艺术之指导与组织,以及总结所获战绩之大等方面说来,百团大战实为我国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大创举,敌后方游击战争空前未有之大创举。”[5]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继续对日伪作战,发展出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战略区,使中国军民渡过妥协危机。日军也一度加强华北兵力,全方位加强了在华北的“反共”政策。[10]

战役背景

日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