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第129师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一军和第二十九、第三十军等部编成,刘伯承任师长,张浩、邓小平先后任政治委员,辖第三八五、第三八六旅和教导团等,共1.3万余人。9月底,师部率主力并指挥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进入晋东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并以一部挺进冀南,成立冀南军区
1940年5—6月,新组成6个新编旅和太行(师部兼)、太岳军区。1941年1月起至1942年春,第三八五旅和新编各旅番号先后撤销,部队分别编入各军区。1943年10月,第一二九师机关与八路军总部机关合并(保留“第一二九师”番号),所属太行、太岳、冀南军区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1944年5月,冀南军区与八路军总部原直属的冀鲁豫军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军区。1945年8月,冀鲁豫军区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在八年全国抗日战争中,第一二九师共歼日伪军42万余人,自身发展到近30万人。

基本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创建晋冀鲁豫、冀南等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集团。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及红军第29、第30军和独立第1、第2、第3、第4团及红军第15军团骑兵团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训处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辖第385、第386旅及教导团和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骑兵营等,全师共1.3万余人。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辖第769、第770团;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辖第771、第772团。2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刘伯承、张浩、徐向前、陈赓、王宏坤组成第129师军政委员会,刘伯承任书记。10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八路军团以上部队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处)名称,张浩任师政治委员(1938年1月,邓小平任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任政治部副主任。王维舟任第385旅政治委员;王新亭任第386旅政治委员。